作为西北地区综合性律师事务所的标杆,陕西金镝律师事务所自“八五”普法启动以来,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,构建起“党建引领、专业筑基、创新驱动、品牌赋能”的普法工作体系,累计开展专业化普法活动230余场,服务企业、社区、校园、军营等对象超12万人次,先后荣获“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”“陕西省文明律师事务所”等数十项殊荣,其“普法+党建”“普法+文化”的创新模式成为行业典范。
党建引领
三级联动筑根基 红色先锋显担当
党建红引领法治蓝,让普法工作既有高度又有温度。 金镝律所始终将党组织建设作为普法工作的“根”与“魂”,以三级联动机制筑牢基层普法根基,用红色先锋力量彰显法治担当。
先锋引领,凝聚普法合力。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,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。律所组建40余人的“党员律师普法先锋队”,由全国优秀律师、陕西省十佳普法律师领衔,年均开展公益普法活动超50场。2025年2月,党员律师王韬入驻西咸新区上林街道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,单日化解邻里纠纷、物业矛盾等民生问题12起,其“耐心倾听+法律解读+调解技巧”的工作法被业内期刊专题报道。2023-2025年间,累计派出23名党员律师驻守西安高新区、西咸新区22个社区,建立“律所党支部—社区党小组—党员律师”三级普法网络,以“红色网格”织密“法治防线”,提供法律服务时长超1160小时。
阵地共建,深化普法实效。线上“云普法”打破时空界限,线下“面对面”传递法治温情。 依托“党员活动室”“普法书屋”等阵地,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红色普法平台。线上开设“金镝党建普法微课堂”,每周推送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》解读、党史中的法治故事等内容,累计阅读量超5万人次;线下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共建“党建普法实践基地”,组织师生参与模拟法庭、法律辩论赛等活动18场,培育青年普法志愿者200余人,让法治种子在青春土壤中生根发芽。
专业深耕
精准服务惠民生 多元领域创实效
以法为剑,以情为桥,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“暖心话”。 在党建引领下,金镝律所聚焦重点领域、特殊群体,用专业能力破解普法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。
企业合规,定制课程防风险。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,专业是最硬的服务底气。 针对国企治理、建筑工程等重点行业,开发“法律风险防控系列课程”,形成“诊断—培训—复盘”闭环服务。2025年3月,合伙人兰军伟律师为宝鸡市凤县总工会解读《陕西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》,结合全国总工会10起典型案例,为90余名工会干部解析新规适用要点;同年同月,刘佩鑫律师为咸阳市农业投资集团深度解读新《公司法》修订要点,从“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”“董监高责任强化”等6个维度提出12条合规建议,为企业发展装上“法治安全阀”。
基层治理,菜单服务解民忧。按需配送的“法律套餐”,让普法服务精准滴灌民生土壤。 创新“居民点单—律所派单—律师接单—群众评单”机制,在全省建立14个社区法律服务站,开发《婚姻家事》《物业纠纷》等普法课程包12套。2025年3月26日,李世斌、沈宇辰律师赴临潼区芷阳新苑社区,以“小明的一生”为主线,通过模拟民间借贷、高空抛物、遗产继承等8个场景案例,为50余名居民生动解读民法典精髓,活动视频在社区微信群转发量超300次。2024年3月,王信博律师在沣太花园社区开展《民法典继承编》讲座后,现场调解一起持续3年的房产继承纠纷,促成当事人和解,用法律智慧解开“家务事”的千千结,相关事迹被《西安晚报》报道。
特殊群体,立体守护传温暖。用法治之光点亮特殊群体的希望之路。 组建“未成年人保护专项团队”,2023年8月赴三兴鑫苑社区开展“让爱散作满天星”活动,通过情景模拟、互动问答帮助120余户家庭掌握防范校园霸凌、网络侵害的法律途径;同年10月,陈诚律师作为南苑中学法治副校长,为全校教职工开展“校园事故侵权责任”培训,从“课间活动安全”“体育课风险防控”等角度提出28条管理建议。在军人权益保障领域,2021年12月,梁超波律师为武警陕西省总队某支队官兵宣讲“军人尊崇职业的法治保障”,结合《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》解读退役安置、军属优待等政策,让军人军属感受到法律的“专属温暖”。
守正创新
数字文艺双驱动 普法传播拓边界
当法律遇上直播,当法条融入情景剧——金镝律所让普法“活”起来、“潮”起来。 在夯实专业根基的同时,律所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,探索文艺普法新形式,让法治声音传得更广、更深入人心。
指尖普法,直播专栏全覆盖。当普法搭上数字化快车,法律知识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 依托“法治西安直播间”,开展“民法典热点问题”“禁毒宣传进校园”等直播12场,单场最高观看量达3.2万人次。2023年11月,陈诚律师在西安青年聚平台直播解读《民法典》,针对“夫妻共同债务认定”“个人信息保护”等热点问题互动留言超500条。与西安市检察院高新区检察室合作《说案说法》微信专栏,40余名律师解析典型案例120余期,周冰律师撰写的《二手房买卖中的“户口迁移”纠纷处理》一文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转载,让典型案例成为普法“活教材”。
文艺普法,情景演绎润人心。用故事演绎法条,让法治精神浸润人心。组建“金镝法治文艺宣传队”,创作《百年奋斗宪法之路》《热血军魂 护卫神州》等普法情景剧、诗朗诵作品8部,巡演30余场。2023年“宪法宣传周”期间,原创诗朗诵《百年奋斗宪法之路》在大雁塔南广场启动仪式上演出,通过“五四宪法起草”“八二宪法修订”“新时代宪法实施”三个篇章展现宪法发展历程,获得省市高度认可;2024年5月,在西安文理学院“民法典进校园”活动中,选送的法治情景剧《红色记忆》通过革命年代律师为红军战士提供法律援助的故事,让红色基因与法治精神同频共振,引发师生共鸣。
品牌赋能
荣誉数据双见证 法治担当谱新篇
普法之路没有终点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。金镝律所将社会责任融入品牌基因,以专业实力赢得认可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法治文明播种者”的使命担当。
专业认可,荣誉满载。荣誉是勋章,更是前行的号角。 金镝所党总支书记、副主任卢军律师荣获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荣誉;合伙人李坚律师荣获全国“八五”普法中期表现突出个人称号;合伙人兰军伟律师连续三年入围“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”;律所在专业领域先后获评“商法2022、2023、2024综合实力卓越律所”“Benchmark Litigation2023年度中国西北地区商业纠纷领域受关注律所”“IFLR10002023年度陕西区域金融和企业领域市场活跃律所”,成为法律服务与普法宣传双轮驱动的标杆企业。
社会价值,数据说话。数据无言,却丈量着法治服务的广度与深度。五年间累计服务企业50余家、社区22个、学校20余所、军营8个,开展普法活动230余场,覆盖人数超12万人次;普法事迹被《法治日报》《西安日报》等中央及省级媒体报道40余次,承办陕西省律协“刑事辩护实务”“妇女权益保障”等专题培训6场;建立“金镝公益普法日”制度,每年为困难群体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超300小时,2023年向社区捐赠宪法宣传手册、民法典读本等资料5000余册,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个角落,让法律温暖抵达每个心房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陕西金镝律师事务所将持续深化“党建+普法”战略,以专业化服务为支撑,以创新型传播为载体,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、建设更高水平法治西安贡献金镝智慧与力量。正如陈增社主任所言:“普法工作既是律师的社会责任,更是法治文明的播种工程,我们将以初心赴使命,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个角落”。